猪价连续下跌,对养殖农户来说,是残酷的。让人欣慰的是,在生猪产业大省湖南,不断涌现的财政金融创新举措,在调节产能、抑制猪价大起大落负面影响方面正发挥出效力。
“虽然猪价下跌,有了政府提供的‘护身符’,养猪的收入还算能保住。”近日,慈利县50余户养殖户得知“保险+期货”的承保赔偿金落定后,总算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这个“护身符”究竟是什么神器?
事情要从6月说起,在湖南省财政厅、慈利县人民政府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支持下,大有期货、南华期货与中华财险携手为慈利县16750头生猪承保价格险,对应生猪现货1675吨,共为55户养殖户提供3232.6万元的风险保障。
保障期限从6月30日到7月30日,总保费约117万元,其中农户自筹占比30%,省、县财政出资占比46.67%,交易所验收后将补贴23.33%,保费费率为3.63%。
本期项目通过利用期货市场价格(生猪期货LH2109合约)进行定价。当时保险的生猪期货目标价格为19299元/吨,保障期限为1个月,若实际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养殖户便会按照保险条款得到差额赔付,相较于政策性养殖险可能会提高当地农户的养殖保险收益;相较于一般养殖保险,有效帮助生猪养殖户抵抗价格风险,实现稳定增收。
“这是多方协作在慈利县实施完成的大商所分散类养殖价格险项目的第一期,赔付金额共计约116.4万元,赔付率高达110.2%。”大有期货项目负责人沈湘源表示,项目小组将继续积极对接当地养殖户和养殖企业,持续探索“保险+期货”模式,争取更广泛运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举措,撬动金融资本支持生猪行业发展,抵御猪周期下行风险,服务乡村振兴。
责编:马菀倬
来源:国资潇湘